2017年11月4日上午,有幸邀请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中海教授给同学们分享了大数据驱动的创新。吴教授从Deep Blue 和 AlphaGo 分别战胜当代著名棋手为例引入人工智能,从中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强大,但同时也存在不能交叉领域运用的局限性,在此延伸出超级计算和云计算的差异,主要在于并行方法的不同。
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建模、编码和分析来实现,人工智能经历了从会计算、会推理到会学习的阶段,其中展现的是从归纳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变化。人工智能存在三大学派:符号学派、行为学派、连接主义。推本溯源人工智能依赖于大数据,从计算机学角度来看,大数据是现在计算机难以处理的数据集。信息=数据+语义,数据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哲学,数据科学本源可归结到哲学上来。
吴教授主要从三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大数据驱动的创新,分别为制造业创新、服务业创新、智慧城市创新。
制造业创新可分为三个层次:产品研发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人类制造业升级过程经历了4次大的变革:
工业1.0:蒸汽机技术驱动
工业2.0:电力技术驱动
工业3.0:电子与电器技术驱动
工业4.0:CPS与工业大数据驱动
工业4.0分为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工业大数据来源主要有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监测、物联化管理。工业大数据可分类为:产品数据、生产数据、价值链数据和外部数据。
服务业创新中我们看到大数据将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未来,企业会依靠大数据分析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用户。大数据服务价值体系可从以下方面得以展现:广告推荐、文本挖掘、视频图像和语音识别、金融风险管理、个性化医疗。IBM通过Watson、谷歌通过DeepMind都建立了健康医疗大数据,收获了巨额的利润。腾讯大数据在金融上的创新更加稳固和完善了整个商业生态系统,表明了数据无处不在。
智慧城市创新凸显出大数据应用能够揭示传统技术方式难以展现的关联关系。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将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的进步。
大数据具有聚、融、创的特点,吴教授最后简单点评了大数据企业在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作用,用“创新驱动发展,数据驱动创新”结束了讲座。
感谢吴中海教授的分享。
吴中海简介:
吴中海,现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常务副院长、大数据技术研究室主任,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嵌入式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电子学报》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数据系统与分析技术、大数据与云安全、高可信嵌入式系统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以及20多个地方或企业合作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2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9项,主持研制多个大型软件系统并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撰写了听后感,本次讲座的十佳听后感名单如下:
学号 |
姓名 |
题目 |
1701211000 |
曹干 |
大数据与网络借贷 |
1701211004 |
陈绚 |
大数据-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驱动创新 |
1701211013 |
方顺 |
无处不在的数据,无所畏惧的心灵 |
1701211018 |
耿景振 |
大数据驱动产业革命,拥抱大数据展望未来 |
1701211023 |
胡靖茹 |
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驱动作用 |
1701211051 |
孙浩 |
改变传统思维理念,大数据驱动创新发展 |
1701211053 |
孙媛 |
大数据驱动创新 |
1701211071 |
谢良伟 |
万物皆数 |
1701211091 |
张晓晗 |
借力互联网,科技新时代 |
1701211100 |
黄培谕 |
希望或毁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