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0月30日(周六)素质教育与前沿技术课程的通知

课程主题:压力管理——临床心理学的视角

课程时间:10月30日(本周六)上午9:00—11:30 (8:45 —8:55签到)

讲座地点:3303教室 

                  同步直播教室: 3302、3203、3204

主讲人:刘海骅 博士

                刘海骅 中共党员,副教授,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原主任,曾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工作15年;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博士;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心理咨询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学校社会工作学部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督导师,行为治疗流派。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主持教育部课题2个,发表中英文论文著作14篇,其中SSCI4篇。在北京大学开设《压力管理》、《朋辈心理辅导》等课程。

讲座内容:

               面对压力,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相关学科提供了不同的应对视角,从神经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压力是大脑和身体对刺激源的非特异性反应,这些反应由神经递质和激素共同参与,在特定的大脑区域和身体部位发生作用,例如我们常说的皮质醇激素、内啡肽、多巴胺、五羟色胺;我们所熟悉的前额叶、杏仁核、海马体等脑结构都共同参与压力反应,同一类型的压力刺激会形成特定的神经回路,每当我们遭遇类似压力,某条神经回路被启动,表现出相应的身心症状,因此神经生理学提倡应对压力需要从重塑神经做起,这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实践体验活动,例如音乐、绘画、运动、正念等等。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压力源本身并不会直接造成压力反应,只有那些针对压力源的想法和信念才会让我们深陷痛苦,我们要通过调整自己不恰当、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来改变自身的压力反应。本次讲座老师将结合多年来的心理咨询个案经验,介绍我们压力的来源,压力产生的认知神经基础,常见的压力情绪和认知行为反应,以及应对压力的策略。